推薦簡章
更多>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還有3天,2017年就結束了。大家都在忙著做年終總結,于是小編也來總結一下2017年在職研究生,將來的它又會如何發展?
●關于政策
2017年是在職研究生改革的年,以前在職研究生的3種報考方式調整為兩種:同等學力申碩和非全日制研究生。
從此在職人員也有了提升學歷學位的更好通道,選擇相對簡單的同等學力申碩,畢業可拿到碩士學位證書;選擇難度較大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拿到學歷和學位的雙證書,且不會耽誤自己的日常工作。
今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批學員也入學了,也有很多學員通過申碩考試拿到了屬于自己的碩士學位證書,希望2017年是你學習生涯的新開端,2018年繼續砥礪前行。
●關于考試難度
自在職研究生改革之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試難度就和全日制持平,參加同樣的12月聯考,面對相同的錄取分數線,一樣的要走過初試與復試,對于在職人員還是相當有挑戰的,能考上都需要辛苦努力的復習。
2017年度的非全日制各大高校招生計劃都未完成。
“雙一流”高校2017年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差距較大,山東大學、南京大學非全日制招生計劃僅完成60% 左右。
非“雙一流”院校同樣招生困難,安徽理工大學2017年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為230名,擬錄取68名,完成30%。
這中間還有全日制研究生調劑到非全日制的名額,2017年國家政策是允許這樣調整的,但2018年的政策是兩者之間不得相互調整使用,所以對于非全日制來說,也越來越公平。
●關于含金量
如何去定義在職研究生的含金量,最主要的還是看證書的效力了。
在職研究生的碩士學位證書和統招研究生沒有區別,教育部官網“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可查。
在職研究生的學歷證書與統招的有區別,其學歷證書上會注明學下方式“非全日制”,還是有學員會顧慮這個問題,但教育部的政策已經明確規定兩者具備同等法律地位和效力,有國家政策作為后盾,大家其實可以放心。
在職研究生的含金量在今年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在非全日制與全日子難度對等的前提下,學員整體素質的提高才是含金量的精華所在。
●關于認可度
在職研究生尤其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改革現在還處于一個初級階段,也不能指望中國的改革一蹴而就,隨著社會相關人才政策的調整、培養制度的完善,就大方向的發展趨勢而言非全的社會認可度會不斷提高。
就像當年的專碩一樣,近年來的發展,社會認可度,尤其在就業方面相較于學碩,已然相差無幾。
●關于未來發展
2017年是在職研究生改革的年,報考人數已經在不斷增長,未來肯定也是大趨勢。
企業的發展需要人才,就業市場越來越激烈,很多學員想要提高職場競爭力,也不想放棄本身穩定的工作,在職研究生無疑是目前最優的選擇。
再加上國家政策的傾斜,改革的推進,含金量的不斷提升,也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報考。
同時改革的初期,也是大家撿漏名校的比較好時機,隨著時間的推移,人數增多之后,競爭的壓力會更大。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07
28
河北工業大學在職研究生通過同等學力申碩、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辦學招生。同等學力申碩專業有法學、理學、工學類,本科畢業可報,免試入學。非全日制研究生專業為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需本科畢業滿3年(專科滿5年)參加統考。中外合作辦學僅信息科學專業,本科畢業有英語能力證明即可。
07
26
教育技術學在職研究生專業契合在線教育行業對“教育+技術”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2025年相關核心崗位缺口超10萬。其課程覆蓋教育與技術全鏈條,有實踐機會,讓學員積累工作經驗。就業領域廣泛,在在線教育企業、公立學校等均可任職,3年以上經驗者在頭部企業年薪30萬+常見。
07
26
職業技術教育學在職研究生有多所大學招生。四川師范大學同等學力申碩項目學費低,采用混合授課模式,利于學員職稱晉升或崗位調整。湖北工業大學同等學力申碩聚焦“技術+教育”融合,實行雙導師制,有數字技能微專業。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教育碩士項目具產業特色,設產業獎學金,學員就業薪資提升明顯。湖南師范大學非全日制教育碩士適合教育行政人員,提供實踐機會。
07
25
江西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7月31日秋招截止,考生需在截止前做好材料終檢,確保身份證、畢業證、學位證等材料齊全;線上填報要準確匹配報考專業與職業方向,并合理選擇學習形式;審核通過后24小時內繳費并保存確認單。秋招截止后8月中旬查錄取結果,9月初辦理入學。
07
25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在職研究生2025年秋季班招生7月31日截止,以同等學力申碩模式提供免試入學機會。同等學力申碩優勢在于無需入學考試,先學習后考試。報名后9月中旬開學,修滿學分可參加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項目同等學力考生需加試兩門本科主干課程,按大綱和真題備考。
07
25
2025延邊大學在職研究生報名資格首先是思想政治要求,要遵紀守法,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行;其次是學歷學位要求,包括本科有學位且工作經驗達標和無本科學位兩種狀況;最后是課程班額外條件。另外對于報名時間和專業匯總等內容,在職人員報考時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