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簡章
更多>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在與下屬溝通的時候,作為上司的經理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高高在上。本來上司和下級之間就存在地位、身份上的不平等,有些做上司的還有意無意地擴大這種不平等的效應,導致下屬在上司面前唯唯諾諾,有話不敢講,影響了上下級的順暢溝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職場高效溝通的技巧,歡迎借鑒參考。
一、溝通的人為障礙
(1)溝通的位差損耗效應
美國加利福尼亞洲立大學研究發現:來自領導層的信息只有20%-30%被下級知道并正確理解;從下到上反饋的信息不超過10%被知道和正確理解;而平行交流的效率則可達到90%以上。
(2)先入為主
先入為主是偏見思維模式造成的。溝通的一方如果對另一方有成見,順利溝通就無法實現。比如你對一個下屬的能力產生懷疑,即使這位下屬有一個很不錯的想法你可能也不會接受。
(3)自以為是
對待一個問題自己已經有了一定的想法和見解,這時候就很容易關上自己的心門,不愿意甚至拒絕接受別人的意見。要知道正確與錯誤都是相對的,當我們以寬闊的胸懷、謙虛的心態對待他人的建議時,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4)缺乏反饋
反饋是溝通的過程中或溝通結束時的一個關鍵環節,不少人在溝通過程中不注意、不重視或者忽略了反饋,結果溝通效果打了折扣。不少人在溝通中都以為對方聽懂了自己的意思,可是實際操作過程中卻與自己原來的意思大相徑庭。其實,在雙方溝通時,多問一句“您說的是不是這個意思……”、“請您再說一下,好嗎·”,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5)不善于傾聽
傾聽是溝通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良好的傾聽是高效溝通的開始。傾聽不僅需要具有真誠的同理心的心態,還應該具備一定的傾聽技巧。居高臨下,好為人師;自以為是,推己及人;抓耳撓腮,急不可耐;左顧右盼,虛應故事;環境干擾,無心傾聽;打斷對方,變聽為說;刨根問底,打探隱私;虛情假意,施舍恩賜等都是影響傾聽的不良習慣,應該注意避免。
(6)高高在上
在與下屬溝通的時候,作為上司的經理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高高在上。本來上司和下級之間就存在地位、身份上的不平等,有些做上司的還有意無意地擴大這種不平等的效應,導致下屬在上司面前唯唯諾諾,有話不敢講,影響了上下級的順暢溝通。有一個老板,辦公室將近二百平方米,老板桌是最大的,老板椅也是最高的,可是在他的辦公桌前放著一個小小坐椅,下屬每次來匯報工作或請示問題,都要必恭必敬端坐那里,這種儼然“審問”的環境很明顯是要影響溝通效果的。也有的上司,在與下屬溝通的過程中,心不在焉,擺架子等,這些都是高高在上的表現。
二、高效溝通的技巧之一——清晰、簡潔地發送信息
在信息發送過程中,信息包括三個方面內容:信息、思想和情感。在溝通中,發送的不僅僅是信息,還有思想和情感。因此,在發送信息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選擇有效的信息發送方式(HOW)
有效的信息發送方式在溝通中十分重要,這就要求我們要針對溝通對象和目的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發送方式。信息發送方式很多,比如會議、電話、親筆信件、電子郵件、面談等。如果是一般的說明情況的信息溝通,通過信件、電話、郵件就可以解決;如果是為了交流感情和增加信任,則應該在合適的時間、地點面談為好。
2.何時發送信息(WHEN)
例如何時約見客戶,何時發出致謝函,何時向老板匯報,何時與下屬談心,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這一點非常重要。
3.確定信息內容(WHAT)
信息的內容是溝通的實質,不存在沒有任何內容的溝通。因此,在溝通開始前,應該對信息的內容做些適當準備,哪些該說,說到什么程度,哪些不該說。信息的內容應該清(續致信網上一頁內容)晰簡潔,用詞準確,避免模糊不清或容易引起誤解的表述。專業術語在基本確認對方能夠理解的情況下方可使用。同時還應該注意的是信息的載體,比如語音、語調、肢體語言的不同運用,就會給對方形成不同的感受,進而影響溝通質量。
4.誰該接受信息(WHO)
——誰是你信息的接受對象;
——先獲得接受者的注意;
——了解接受者的觀念;
——了解接受者的需要;
——了解接受者的情緒;
5.何處發送信息(WHERE)
在正式場合還是非正式場合,比如銷售部經理要求財務部改善服務流程和服務態度的建議,就不宜在會議場合提出,而應在平時與財務部經理進行“私下”溝通,否則會被人誤解為“發難”或“告狀”。而與客戶前期預熱洽談階段,則不一定要在辦公室這樣的正式場合,在休閑的茶社、咖啡廳等地方則比較合適。
三、高效溝通的技巧之二——積極傾聽
溝通高手在嘗試讓人傾聽和了解之前,會把傾聽別人和了解別人列為目標。如果你能做到認真傾聽,對方便會向你袒露心跡。掌握別人內心世界的步就是認真傾聽。在陳述自己的主張說服對方之前,先讓對方暢所欲言并認真聆聽是解決問題的捷徑。
1、對對方的需要表示出興趣:你帶著理解和相互尊重進行傾聽,才能表現出對對方的需要的興趣來。
2、避免先入為主:這發生在你以個人態度投入時。以個人態度投入一個問題時往往導致憤怒和受傷的情感,或者使你過早地下結論,顯得武斷。
3、使用口語:使用簡單的語句,如“呃”、“噢”、“我明白”、“是的”或者“有意思”等,來認同對方的陳述。通過說“說來聽聽”、“我們討論討論”、“我想聽聽你的想法”或者“我對你所說的很感興趣”等,來鼓勵說話者談論更多內容。
4、以關心的態度傾聽:像是一塊共鳴板,讓說話者能夠試探你的意見和情感,同時覺得你是以一種非裁決的、非評判的姿態出現的。不要馬上就問許多問題。不停的提問給人的印象往往是聽者在受“炙烤”.表現得像一面鏡子:反饋你認為對方當時正在考慮的內容。總結說話者的內容以確認你完全理解了他所說的話。
遵循這些原則將幫助你成為一名成功的傾聽者。養成每天運用這些原則的習慣,將它內化為你的傾聽能力,也會有助于你再職場工作減少許多麻煩。
四、高效溝通的技巧之二——提高溝通的效率
對于“信息堆積”的問題,缺乏的就是信息的提煉和加工過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往往已經完成了構想的階段,具備了很豐富的素材,但并不具備交流、匯報、溝通的條件,我們需要檢查已經準備好的素材是否能夠表達明確的意圖和溝通目標,需要將材料進行提煉和加工,將其歸納成為具有說服力,能夠支撐其表達意圖的材料。與之對應的另外一種情況是,我們只是有了初步構想,要把這個思想火花及時記錄下來,而不是立刻讓別人按照這個不成熟的構想進行下一步操作,因為這個構想往往并不全面,甚至存在嚴重錯誤,貿然進行下一步工作可能造成工作的損失和反復,造成具體工作人員失去對管理者的信心。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在進行溝通之前進行信息的提煉、加工和篩選。
對于“自我溝通”的問題,改進的方法是進行互動。即在信息交流過程中要注意聆聽者的反饋,不斷引發聆聽者對所談問題的思考。有的管理學家甚至提出這樣的觀點“慢速溝通比快速溝通更有效”,其理論依據是由于說話的速度慢,聆聽者在了解前面的問題后,非常急于聽到后續的問題,導致思想完全集中在你所傳遞的信息上面。
“自我溝通”的問題也存在變異情況,一些管理者在制定工作計劃或任務時,往往將自己的想法自上而下一味的傳遞,并不知道下屬是否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工作意圖,導致工作結果與設想偏差很大,只得再進行返工,工作效率不高,且容易挫傷下屬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這樣的管理者可能非常了解互動的意義,但往往在實際工作當中不知道如何與員工進行互動,導致溝通不暢,效率不高。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05
22
在職研究生申報條件是什么?在職研究生的報考條件與其報考方式有關。同等學力大專以上學歷即可報名,申請碩士學位需本科學歷且獲得學士學位滿3年;非全日制要求大專學歷人員具備5年以上工作經驗,本科需3年;中外合辦和國際碩士一般要求大專以上學歷可報考,部分院校會要求本科,同時可能需要提供工作證明、語言成績證明等材料。
05
22
在職研究生錄取分數線高不高?涉及到分數線的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主要是同等學力申碩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其中同等學力可以免試入學,申請碩士學位時才需參加全國統考,統考分數線并不高,因為只需考2門,每門滿分都是100分,60分及格;非全日制則必須考試入學,需經過全國聯考和學校復試,難度較大,且必須通過國家線和院校線,分數線不固定,每年都會有變動。
05
22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攜手美國杜蘭大學推出的中外合作辦學雙證金融碩士(MFIN)與能源管理碩士(MME)項目,憑借獨特優勢為在職人員提供了優質的學習平臺。值得注意的是,學校的兩場招生考試和面試已進入倒計時,分別于 2025 年 6 月 7 日(星期六)、6 月 8 日(星期日)舉行,有意向的考生務必抓緊時間報名。
05
22
報考湖南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難度大嗎?其實湖南師大在職研的報考難度并不大,因為該校采用的報考方式為同等學力申碩,可以免試入學,不需要參加入學考試。后期申請碩士學位時,需要具備本科學歷且獲得學士學位滿3年,并要參加申碩統考,但考試科目只有2門,滿分都是100分,60分及格,單科成績可以保留,有多次補考機會,通過率高,所以難度并不算大。
05
22
武漢輕工大學在職研究生報考需要什么條件?目前輕工大在職研究生的報考方式為同等學力申碩,通過這種方式報考,所需條件并不高,具備大專以上學歷就可以報名參加課程學習;但后期想申請碩士學位,必須具備本科學歷,并且獲得學士學位滿3年。學校現階段招生專業涉及廣泛,包括工學、生物學、軟件工程、機械工程、公共管理、工商管理(MBA)等等。
05
22
臨床醫學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有哪些?臨床醫學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很多,并且招生方式有同等學力申碩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兩種,招生院校有河南大學、中南大學、長江大學、錦州醫科大學、江漢大學同濟大學等等。其中同等學力所需條件為大專以上學歷,但要申請碩士學位就需要本科學歷和學士學位滿3年,并且通常會要求專業背景;非全日制同樣允許大專學歷人員報考,但一般需要畢業滿2年,本科以上學歷可直接報考,但會要求專業背景。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