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簡章
更多>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職場新人應該主動跟同事套近乎,比如早上上班說聲“早上好”,下班回家說聲“拜拜”;偶爾買點零食給同事,送點小禮物之類的,都能增加同事對你的好感;工作中,要謙虛謹慎,多跟同事請教、學習;平日里,多關注、贊美同事,如“你今天穿的衣服顏色真好看”等。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職場套近乎的技巧,歡迎借鑒參考。
冷笑話“溫熱”氛圍
人物:小武(廣告公司平面設計師)辦公室里,一群同事正為一個設計方案而冥思苦想,過了許久還沒拿出滿意的方案,大家都覺得有些沮喪和疲倦,氣氛較為沉悶。
“你們知道哪種植物和動物長得最像雞嗎?”入職不久的小武腦子靈活,性格外向,看到氣氛不對勁,就想活躍一下氣氛。于是,平時愛講冷笑話的他,就試著講個冷笑話給同事們聽聽。幾位同事停下手頭工作,想了一下,搖搖頭。“答案是樹和馬。”小武公布答案。“為什么?”同事很好奇。“因為‘數碼相機(樹馬像雞)’啊。”小武說。幾位同事先是一愣,待聽出這句話的意思后,呵呵地笑了起來,此前緊張的氣氛頓時緩解,隨后大家的思維也很快活躍起來,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因為真誠,也因為擅長選擇合適的時機講冷笑話與同事分享快樂,小武很快被同事們接納,還被大家封為公司的“冷笑話大王”,人緣頗好。
絕招分解:能言善道的人,不一定時時受歡迎,但會調動氣氛的人,人緣一定不會差。這里,小武的冷笑話不“冷”,反能“熱”氣氛,打通人際脈絡。職場新鮮人可以利用其“旁門左道”,如說冷笑話、模仿明星人物等,有助提高人際關系。海翔教育培訓中心培訓總監王強認為,畢業生進入職場后,適時表現自己,多些熱情,在工作中保持“新鮮感”很重要。
“革命”友誼逛出來
人物:倩倩(傳媒公司文案策劃)“小菲不但是我的同事,更是好朋友。”一說起和小菲認識的過程,倩倩一臉喜悅。她對記者稱,她能同小菲成為朋友,很偶然,屬于“緣分天注定”的一類。
倩倩今年3月份被佛山一家傳媒公司錄取。因不懂粵語,她跟部門里的3個廣東同事相處得并不融洽。“他們3個人經常聚在一起用粵語聊天,我一句也聽不懂。偶爾插上一兩句話,隨后又被他們的粵語蓋過,我似乎成了局外人。”工作了一個月,她和同事的交流只限于工作。
不過,一件小事改變了倩倩的生活。“五一”期間,倩倩逛超市買東西。在食品區,她看中一款餅干,伸手要拿,誰知另一只手也同時伸向那包餅干,倩倩抬頭一看,那只手的主人竟是同事小菲,兩人對視后大笑,簡單交談幾句,隨后便一起逛超市。
經過這次巧遇,倩倩和小菲經常相約到附近的商場逛街購物。“逛街逛出了‘革命’友誼”,如今兩人友誼指數急升,其他同事都戲稱她倆為“連體嬰”。
絕招分解:“緣分天注定”這話確實讓人向往,但職場如戰場,防人之心不可無。職場上,同事之間存在利益矛盾,關系到、職位晉升等內容,已不像大學時代的人際關系那么簡單。但職場上也存在真摯、真誠的情誼,遇上值得深交的朋友,也是要好好珍惜。但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別人對你好,自然你也要對別人好,但也要多留個心眼,多關注表面外的一些東西,做出正確的判斷。”
玩桌游拉近距離
人物:小黃(網絡公司技術工程師)每逢周末,小黃都會和若干同事約在禪城區東方廣場的一家咖啡館里,一伙人團團坐,興致勃勃地玩桌游“三國殺”。大伙在斗**的同時,又能傾訴工作或生活的不愉快。那親密的氣氛,外人看了還以為小黃是個“老同事”呢。
其實,小黃入職不到一個月時間。他7月底進入禪城一家網絡公司做技術工程師,一開始頗受冷待。剛開始的一個禮拜,小黃每天上班下班,跟同事幾乎沒有交談。“網絡公司里,以男同事居多,我一個新人,加之‘同性相斥’,我很難融入大家的圈子里”。
直到有,他聽到同事在討論桌游游戲,在大學被稱為“桌游高手”的他,趁機邀請同事周末一起玩。經過幾番桌上“廝殺”,同事們對小黃的**表示由衷認可。同時,小黃又樂意指導不懂玩“三國殺”的同事。通過游戲,他很快融入到集體的圈子中了。
絕招分解:“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必須融入同事的圈子。而處理與同事的關系時,更不能以個人好惡為標準,看誰不順眼就不理誰,這樣只會讓自己的工作陷入困境。”王強認為,作為職場新人要注意禮貌,搞好團結。首先要理解并習慣職場的復雜人際關系,然后把握好時機,適時且主動地融入同事們的交流圈,參與到同事們共同的愛好中去。
零食充當“潤滑劑”
人物:小欣(旅游公司會計)
小欣是南海大瀝人,平時喜歡吃零食。今年6月份,小欣進入桂城一家旅游公司做會計。“上班的第,如何跟同事們打招呼好呢?”。
媽媽建議小欣帶點零食上班。“上班的第,我媽給我準備了一大包糖果和餅干,讓我在見面時分給同事,以此緩解初次見面的尷尬。”這招立見成效,還一一記住了同事的姓名。
此后,小欣不時地會帶一些小零食或媽媽做的小吃,和同事一起品嘗。“與人相處,講的就是主動。你主動向同事示好,樂意與他交往,那么同事也會感受到你的誠意。好人緣也可以‘吃’出來!”小欣表示,不管用什么方式,真誠就是的人際潤滑劑。
絕招分解:職場上的人際關系,其實考驗的是情商,也考驗你的為人處事是否周到。“要和同事建立友好和諧的關系,作為職場新人,應該從平時的小細節做起,小到問候,大到工作。”
此外,身為職場一員,你有時可能不得不“隨大流”,加入同事的小圈子,但不要失去原則,切不可排斥非圈子里的同事,也不能做不符合公司規定的事。
剛進單位時,陳平的媽媽就千叮嚀萬囑咐:“你資歷淺,見到同事要熱情一些,這樣大家就會對你好一點。”可是進了單位之后,陳平卻發現,他與同事們打成一片,和其他同事一樣也以“姐”、“哥”稱呼同事,結果,到后來,大家卻并不怎么待見他。進入職場該用什么稱呼,一時也成了陳平的一件苦惱事。
莫用“哥”、“姐”套近乎
今年7月,陳平大學畢業之后進入浙江華星集團,在公司里,很多同事 為了拉近彼此的距離,互相都以“某哥”、“某姐”稱呼。陳平聽到了覺得蠻好,便也用這樣的稱呼和同事打招呼。可是漸漸地,陳平發覺自己對同事的這種稱呼并不受同事歡迎,他期望拉近彼此之間距離,或是贏得好感的目的也沒有達到。
陳平告訴記者,他們公司是一家企業單位,不像很多機關單位面對資歷老的同事時可以用“老師”稱呼。他們公司除了有職位的上司要用職位稱呼之外,其他都用“哥”、“姐”彼此稱呼,為什么人家叫叫挺好,自己也這樣稱呼別人,別人為什么就不樂意呢?
后來,一個比陳平早進入公司的同事告訴他,原來他一進公司就用這樣稱呼,很多同事都覺得陳平太愛套近乎,沒大沒小,因此才對陳平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一般剛進公司的新人可以用“老師”來稱呼其他同事,直呼別人“哥”、“姐”那是要等彼此關系再熟悉一點才能這樣稱呼。
私人關系不要帶入工作
無獨有偶,和陳平一樣,今年畢業的小唐在入職的頭兩天,如何稱呼辦公室里的同事、領導,也成了他最大的困惑。
小唐大學畢業進入公司后發現,公司是金融體系內的單位,因此很多同事、領導都是他們學校畢業的,有的甚至是他的直系學長、學姐。有了這層關系,小唐開始 主動上前與同事、領導套近乎。“學長,沒想到我們是一個導師教出來的”、“師姐,當年在學校就久仰大名,現在終于一睹廬山真面目了”……甚至對于部門領 導,小唐也直接以“學長”相稱。
然而,小唐不知道的是,公司一向最忌諱拉幫結派,看他一個新人這么“親切”地稱呼領導,不少人揣測起他 是不是有什么背景。而被他稱作“學長”的領導,也頗為尷尬,又不好明說。不久,小唐發現,部門主管跟別人經常有說有笑,但一跟自己說話,態度就一本正經, 除了工作上的事,其他話題很少交流。
“我究竟哪里做錯了?”小唐百思不得其解,終于鼓足勇氣向一位前輩請教。前輩指點說:“你的問題就在于沒分清私人關系與工作關系。很多公司歷來就有派系之爭,私下越是有關聯的,在工作中就越要避嫌。“主管這么做,也許就是被你那句“學長”搞怕了。”前輩這樣對小唐說。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07
14
湖北中醫藥大學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主要是同等學力申碩,其沒有雙證在職研究生。具體是學員先參加課程學習,通過申碩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可以獲得碩士學位證書,沒有碩士學歷證書,其證書受國家承認且社會認可。另外其對職場發展有幫助嗎和專業匯總等內容,在職人員報考時也要提前充分的了解。
07
14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在職研究生通過中外合作辦學招生。報考要求方面,需擁護黨的領導,有國家承認的本科或碩士學歷學位,且對新聞傳播相關工作經驗有偏好;本科或碩士階段GPA不低于2.9(或百分制75分以上),可通過成果補充說明爭取資格;語言上雅思6.5分(單科不低于5.5)可豁免校內英語測試,否則參加中外聯合英語測試。
07
14
北京語言大學在職研究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以同等學力申碩招生。課程班階段,大專及以上學歷免試入學。申碩階段,需參加全國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外國語水平和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一考試。該專業課程體系注重多語言場景下的技術落地,師資為語言學與計算機的雙師協同。
07
14
北京交通大學在職研究生企業管理項目獨具特色,將軌道交通技術與企業管理深度融合,依托獲三大國際認證的經濟管理學院,與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學院合作的碩士項目采用全英文國際化課程體系。報考需本科畢業獲學位,GPA不低于3.0(特殊情況可豁免),達到一定英語水平,具備數學基礎。提交英文材料與推薦信,通過中外聯合面試考核,無需國內聯考。
07
14
2025黑龍江在職研究生新增院校招生簡章一覽里有哈爾濱工程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其院校國內知名度較高,且學科綜合實力在國內名列前茅,值得職場人士報考。另外對于上課方式和課程特色等內容,在職人員報考時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以避免出現其他狀況。
07
14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在職研究生有高級研修、中外合作辦學碩士、在職博士三種報考途徑。高級研修班全年報名,每3個月一個入學節點。中外合作辦學碩士每年兩批招生,春季班1月截止報名、3月開學,秋季班7月截止、9月開學。在職博士每年一期,5-6月報名。報考條件方面,中外合作辦學碩士要求本科畢業(特殊情況大專+10年工作經驗)及推薦信;在職博士需碩士學位滿5年、主持省部級課題、發表3篇以上核心期刊論文。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