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簡章
更多>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受到疫情影響,簽證辦理和國際通航規模都受到了限制,為中國學生赴海外留學帶來了極大挑戰,原本火熱的留學市場迅速降溫。像這種“不出國門即可享受中西融合大學教育”的考研方式,就稱為中外合作辦學!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高中階段學生出國留學的意愿下降了5成。但對本科和碩士階段而言,大部分的意向留學生并不打算放棄留學,而是選擇推遲留學計劃或更改留學目的地。
可以說,劇烈的政策變化和蔓延的疫情讓許多原計劃留學的家庭陷入迷茫之中,如何讓孩子沒有隱憂地接受國際化教育,成了一道難解的謎題。
于是,類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科院、南開大學等開辦的中外合作院校,成為了越來越多考研人員的優先選擇。
但不出國門即可享受中西融合大學教育的留學方式是否能像大家期待中的那樣,成為海外留學的替代品呢?它和常規院校相比又有什么優勢和弊端?
一、中外合作辦學優勢和弊端
一般來說,中外合作辦學大體上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國外名校在國內獨立辦學,稱之為國外獨立辦學機構。另一種是國內大學內部與國外大學合作辦專業,稱之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主要是國內院校管理、部分采用國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材料,另外可為學生創造條件前往海外合作院校讀書,畢業后可獲得國外院校頒發的碩士學位證書。
但是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質量和口碑參差不齊,需要學員們做好調研、權衡考量。
首先,由于中外合作辦學的項目繁多,很多家長光是聽到宣傳里講的天花亂墜,根本不會花時間去調查。于是,市場上就冒出了一批院校、或者培訓機構,借由“中外合辦”的噱頭去招攬生源,實際上在海外合作的院校只是“無名無份”的“野雞大學”,教學質量低下不說,還沒有學歷認證。
其次,雖然和海外大學動輒二三十萬的學費比起來還是要便宜很多,但還是建議準備報考的家庭慎重評估家庭的經濟實力,再做決定。
然后,由于國內合作院校數量眾多,但教學質量卻參差不齊,魚龍混雜,想要鑒別學校含金量的一種有效方式就是考察這類高校畢業生升學與就業的情況。
二、中外合作辦學已成大勢所趨
自1995年《中外合作辦學暫行條例》推行至今,25年時間里,中外合作辦學實現了快速增長。該教育方式呈現出多層次、多國家、多專業、覆蓋廣的特點。
在所有“雙一流”建設高校合作的外方大學當中,有20%的學校是QS世界大學排名前200名的高校,比如錄取分數和排名都名列前茅的中國人民大學,其合作的外方大學為加拿大女王大學,中國社科院的合作方是美國杜蘭大學。
相比于直接出境留學,中外合作大學某種程度為學員提供了“緩沖”選擇,它仍然要求考生參加入學考試,同時輔以更靈活的錄取考察,而外語要求、授課方式、課程設置等更加與國際接軌,這為有留學打算的學生創造了類似于“預備營”的環境。
和國內傳統的公辦大學相比,中外合作辦學的本科生的出國深造率可與國內比較好的高校相媲美。
總結:對于教育部門來說,國內遍地開花的中外合作辦學需要更長的時間驗證和考核,使其管理更加專業和規范,它們的發展道路和改革方向同樣道阻且長。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05
18
中外合作辦學在職碩士有中國礦業大學,云南財經大學,香港都會大學和香港嶺南大學,這些院校歷史悠久,學科實力強,并且課程設置注重理論實踐相結合,能顯著提高學員技能水平,另外在職人員也需要對值得報考嗎和適合報考的行業領域提前進行充分了解。
05
18
在職讀的一年制項目盤點:一年制項目的招生方式主要是中外合作辦學碩士和在職國際碩士,招生項目很多,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和加拿大女王大學合辦的金融學項目、北京交通大學和美國羅徹斯特理工學院合辦的企業管理項目、馬來西亞思特雅大學開設的MBA項目、英國桑德蘭大學大學開設的金融學項目等等。這些項目一般滿足學歷、工作經驗、語言成績等方面的要求即可報考。
05
18
在職碩士有哪些專業?其實可選專業有很多,例如管理類專業、教育類專業、經濟類專業、法學類專業等等。在選擇專業時,我們要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學費情況以及就業前景、專業匹配度等方面綜合考慮,選擇適合自己學習提升與事業發展的專業報考學習。
05
17
同等學力申碩英語難度整體難度介于大學英語四級至六級之間,不過更注重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查。題型涵蓋口語交際、詞匯、閱讀理解、完形填空、短文完成和翻譯,考查重點也不相同,另外在職人員對于備考和通過率等內容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以避免出現其他狀況。
05
17
在職研究生怎么報名?選擇不同的報考方式,在職研究生報名流程亦有區別。同等學力一般需經過課程班報名、課程學習、結業考試、申碩考試、論文答辯等流程;非全日制需經初試報名、學習復試、擇優錄取、課程學習等流程;中外合辦和國際碩士相差不多,都需經過提交材料、學校審核、課程學習階段,區別在于部分國際碩士要求申請人參加入學考試或面試。
05
17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與要求有哪些?選擇的報考方式不同,需要滿足的條件也會有差別。同等學力申碩大專以上學歷即可報名,但申請碩士學位需具備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滿3年;非全日制同樣允許大專以上學歷報名,但需具備5年以上工作經驗,本科需3年工作經驗,已有碩士或博士學位需具備2年工作經驗;中外合辦與國際碩士同樣大專以上可報名,部分院校的管理類專業要求具備工作經驗,也有學校要求具備英語能力。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